Skip to content

摘要

产经联,即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是日本经济结构的基干。本文阐明了产经联如何控制日本社会经济与政治,并在此基础上,日本文化的特征与影响。

前言

战后在美国主持的清算下日本财阀遭到了拆分,然而不久后在产业省官僚的主持下,日本的企业进行了比战前更剧烈的兼并,并加强了国家力量的控制。1946年8月产经联成立,以恢复日本经济。这是个名为企业联合,实则处于经济部门控制下的统括组织,通过金融优势和技术优势控制了全国范围的企业,是日本经济的神经系统。战后的昭和平成七十年间,产经联一直控制着日本社会,影响着日本文化;而在不断的交流与输出中,将影响力播撒到全球各地。

1 产经联塑造的日本社会结构

1.1 财阀垄断下的经济产业

战后的日本,百业凋敝,极端缺乏资本,但日本并没有开放市场,吸引投资,指望外国 投资者解决问题,而是于 1946 年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也就是后来的经济企画厅。关于这个机构的性质,从经济安定本部 1947 年的《经济实相报告》可以看出个大概:“基于收集的资料和统计数字,把我国的经济现状向国民传达,想要国民一起考虑和解决问题。每个国民需要像考虑自己的家计一样考虑国家经济”,提出了“国も企業も家計も赤字”著名的口号,意思是无论国家、企业还是家庭开支都出现了赤字,以此号召全体国民团结起来共度难关,争取国民理解和协助。经济安定本部迅速宣布了一系列硬性的经济管制措施,主要有四项: 1.基于“临时物资需给调整法”的物资管制; 2.基于“物价统制令”的物价管制; 3.基于“金融机关资金融通准则”的资金管制; 4.基于“贸易等临时措置法”的贸易管制。

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后,这些强制性的措施并没有废除,而是伴随着组织结构传承了下来,作为制度优势的一部分。1972年,被视为对美国的经济威胁,美国商务部出具的对日本调查报告中,将这种模式称作“日本株式会社”,即将整个国家视作一个株式会社。而高桥正男则更愿意将其称之为“日本型社会主义”,如下图:

Untitled

产经联也就应运而生,在整个工业发展中,通过将耗资巨大的基干产业和收益巨大的消费者产业纳入囊中,起到了平衡收支,促进日本工业发展的作用。日本的现代工业就是在产经联的孕育下诞生的。当然,这样的工业发展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这也就造成了日本在90年代错过互联网浪潮。

时至今日,在经过合并以后,今天的产经联是个覆盖日本各行各业的庞然大物。下为经团联的组织干部信息表:

姓名所属企业
中西宏明日立制作所会长
冈本圀卫日本生命保险相谈役
永易克典三菱UFJ银行特别顾问
宫永俊一三菱重工业社长
十仓雅和住友化学社长
饭岛彰己三井物产会长
工藤泰三日本邮船会长
冈本毅东京瓦斯取缔役相谈役
小林健三菱商事会长
石冢邦雄三越伊势丹控股特别顾问
国部毅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社长
山内隆司大成建设会长
进藤孝生新日铁住金社长
山西健一郎三菱电机取缔役相谈役
早川茂丰田自动车副会长
隅修三东京海上控股会长
富田哲郎东日本旅客铁道会长
片野坂真哉全日空控股社长
杉森务JXTG能源社长
古贺信行野村控股会长
高桥恭平昭和电工相谈役
铃木茂晴大和证券集团本社顾问
江头敏明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常任顾问
冈藤正广伊藤忠商事会长
渡边光一郎第一生命控股会长
吉田晴乃BT JAPAN会长
浅野邦子箔一会长
泉谷直木朝日集团控股会长
长荣周作Panasonic会长
中村邦晴住友商事会长
佐藤康博瑞穗金融集团会长
远藤信博日本电气会长
小堀秀毅旭化成社长
根岸修史积水化学工业会长
斋藤保IHI会长
篠原弘道日本电信电话副会长
菰田正信三井不动产社长
畑中好彦安斯泰来制药会长
井阪隆一7&I控股社长
新浪刚史三得利控股社长

应当注意的是,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负责企业决策的,大都是从底层一路攀登上来的员工;至于所有权,很大程度上也都在银行等金融资本手中。

1.2 门阀垄断下的政治格局

日本的政治格局是众所周知的一成不变的。虽然,近年来有新的面孔登上政治舞台,女性成为东京都知事,也不能不称之为一种进步;而总的来说,控制议会的,长期以来是自民党;这当然也是经团联扶持的结果。

作为一个名义上的议会民主国家,日本曾经对政治献金监管十分宽松。经团联通过政治献金,与自民党牢牢绑定。1991 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长期以来经团连倡导的“政治献金是自由世界的守护神”没有依托,再加上一系列政治献金的丑闻,1993 年开始经团连被迫停止有组织的现金。1993年自民党丢失政权,1955 年体制崩溃。1996年经团联开始通过银行向政党提供贷款的形式提供财政支持,而且开始多党派提携,除了自民党,还包括自由党和民主党,从而再度控制政权。

与众不同的是,经团联的政治献金资金来源是公开摊派的,而且对各党派打分,依据分数给予献金。下图为2003年各党派分数表:

Untitled

虽然立法活动和内阁决策已经基本为财团掌握,但议员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和象征意义还是让各派势力趋之若骛。特别是官僚集团和一些特殊利益集团,更是希望直接掌握投票权而不是通过收买这种间接方式插手政治。这就构成了日本政治中特殊的“族议员”现象。所谓族议员,倒不一定是家族政治,但肯定是稳定的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表,如运输族代表汽车修理业的部分小业主和运输省部分官僚反对取消车检,厚生族直接代表医生协会捍卫医师优惠税制等等。这些族议员在服从大财团之余,还利用自己的合法权力及社会地位,千方百计直接为所属的“族集团”牟取利益。

通产省作为影响经济产业的直接政府部门,被誉为“最会吵架的部门”。在政治中,话语权就是权力。与通产省的官僚所对应的,是产经联的所谓“民僚”,也就是技术官僚。实际上两者是一体两面,不仅具有共同的目标,在手段上也是通力合作。

2 产经联控制下的市民文化

2.1 一亿总中流的保守秩序

作为一个庞然大物的产经联,给自己的职工予以充分的待遇,通过一系列收入分配和物价调节手段,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日本中产阶级群体,称之为一亿总中流。日本的中产阶层在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经济高速增长的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中流意识”逐渐扩展到普通国民,并于 20 世纪 70 年代植根于国民意识深处。在产经联内部,既然产经联是依靠垄断而不是竞争,而且是终身雇佣,也就没有技术突破的压力,而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技术改良,从而晋升的标准也就仅仅是论资排辈;在这种价值取向下,日本上班族的生活就是白天磨洋工,晚上陪上司或客户喝酒而已。因此,社会氛围趋于保守、不追求变革。

作为战败国,日本政府本身缺乏鼓动宏大叙事的立场。随着国际共运的退潮,轰轰烈烈的赤军运动也不攻自破。美国的存在也作为一个大他者,对日本社会规范起到了维系作用。

日本传统文化中尊卑观念也很重。在职场上当然表现为论资排辈;在社会上,体现为以齿序论。在家庭内部,典型的日本家庭是家庭主妇的模式,女性负有照顾家庭的责任,虽然,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大,职场女性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女性承担的压力仍然较大。

90年代以来,由于产经联体制的僵化和经济的衰退,赤字扩大、失业率上升,日本社会不稳定程度上升。但由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社会文化和仍足以维持生活的社会福利,即使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多中产阶级落入下流,他们也是更趋于自暴自弃而不是谋求变革。这是保守的社会氛围在后三十年仍然存在的原因。

2.2 价值输出的ACGN文化

日本的ACGN(Animation、Comic、Game、Novel)文化与御宅文化虽然在群体上存在重叠,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御宅(otaku)几乎是失败者的代名词,在日本社会这个重视社交能力的氛围中。

ACGN制作委员会制度某种程度上是对于产经联模式的模仿,即制作各方共同承担风险。上文提到,通产省的经济扶持策略是确立产业标准、树立产业标杆,扶持垄断企业。通产省极为重视ACGN文化产业。1979年大平正芳提出文化立国以来,对于内容产业予以了大力支持。竹下登首相于1988年5月首次提出要推行“文化外交战略”。2001年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确立了各项具体措施。2016年经济产业省内容产业报告指出了ACGN产业对于海外的文化输出和销售收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酷日本战略,鼓励ACGN文化出海。

Untitled

实际上日本的ACGN文化自从1990年代以来,除了经济收入,一直对外产生着源源不断的影响。即使是今天的乌克兰战场上交战双方在生死边缘,也有不少士兵将动漫人物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武器上贴上贴纸。正如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赞赏动漫产业的创作者所言:“你们的工作出色抓住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年轻人的心,这是我们外务省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

结语

日本这样的社会结构与中国有相似性,在于国家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和对社会的控制。然而,由于价值导向的不同,两者在文化产品方面结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学习产经联对日本文化的塑造,有助于中国政府帮助中国文化企业更好地输出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 钟庆. 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2. 経済産業省. Content Industry Current Status and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METI
  3. 徐莉涵. 亚文化走向世界——浅谈日本御宅族文化发展[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文化艺术创新国际学术论坛[论文与杂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2:26-29.DOI:10.26914/c.cnkihy.2022.055276.
  4. 张雅妮.平成时代日本文化海外输出战略的特点及其启示[J].日本研究,2020(01):20-34.DOI:10.16496/j.cnki.rbyj.2020.01.003.
  5. 胡澎.从“一亿总中流”社会到“差距社会”——日本全民中产社会的形成与分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No.225(03):190-200.
  6. 杨森. 政官财三角体制视角下战后日本政商关系透析[D].上海师范大学,2021.DOI:10.27312/d.cnki.gshsu.2021.001482.
  7. 王豫刚.动员与目标:《通产省与日本奇迹》读后[J].中国经济评论,2022,No.26(08):71-75.
  8. 潘妮妮.从“未来人”到“顽童”——日本动漫与社会秩序的张力[J].文化纵横,2022(03):104-114+159.
  9. 赵哲.略论日本现代文化结构的形成[J].日本研究,1986(04):54-56.DOI:10.16496/j.cnki.rbyj.1986.04.013.
  10. 张文秀.日本动漫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No.422(17):162-163.
  11. 丁瑞媛.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演进与当代启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7,No.87(01):5-10.
  12. 王立军.日本产官协调的破裂与通产省的改革[J].日本研究,1997(02):36-37.DOI:10.16496/j.cnki.rbyj.1997.02.007.
  13. 冯涛.日本21世纪新经济体系及通产省的作用[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01):14-15.
  14. 吴晓昊.动漫文化现象流变——御宅到二次元的差异比较[J].青春岁月,2022(01):26-28.

Last updated:

苏ICP备2023037773